10月15日電 題:書寫十載精彩 夢想更在未來——寫在上海網球大師賽十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朱翃 郭敬丹 肖世堯
隨著“鷹眼”的認定,塞爾維亞天王焦科維奇寫下一曲音符,第四次在旗忠網球中心捧起白玉蘭杯,又一年的上海網球大師賽在滿場的掌聲和歡呼聲中落下帷幕。從2009到2018,上海大師賽走過了整整十個年頭,也書寫了上海這座魅力之都屬于體育世界的十年精彩。
上海網球大師賽——這項亞洲的ATP1000賽事,自2009年落戶上海至今已有十年。每年**的參賽陣容,高水準的網壇對決,熱烈的賽事氛圍和周到的服務體驗,都使得賽事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得到提升。
ATP國際區執行副總裁艾莉森·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她更愿意把時間軸拉長去看待一項賽事的發展和成熟。“今年是上海大師賽十周年,但也是ATP上海巡回賽的**十個年頭了,那個時候它還叫上海喜力網球公開賽。”艾莉森·李說,“這項賽事在穩步發展,從一個小型的ATP巡回賽到年終的大師杯賽再到如今一年一度的大師賽,它是這座魅力都市日歷上的重要時刻,也是這些年來吸引其他國際**賽事來到上海的堅實基礎。”
2005年在通往體育場的車道上種下的木苗,如今已經豐茂挺拔,述說著自己的變化,歡迎著網壇大師們年復一年來到上海,走進賽場。黃浦江上燈光依舊璀璨,濤聲依舊動聽,“大師浦江夜”活動將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大師賽平臺向世界傳播。
十年大師賽,如濤亦如林,變抑或是沒變?在上海久事集團副總裁姜瀾眼中,不變有不變的理由,變也有變的道理。“大師賽走過十年,它看起來沒什么變化,時間、場館、球員參賽等依然穩定,而賽事氣質愈發成熟,吸引力在不斷增加,這是讓我們感到非常榮耀的地方。”姜瀾說,“這種循序漸進,體現在賽事服務、運營、安保等方方面面,不僅是方式方法的,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從道路交通的排堵保暢到無人機反制系統,上海閔行公安的安保措施已從地面安保升級為“空地協同”。
對于**的網球運動員來說,比賽期間的餐飲至關重要,營養影響著選手的場上發揮。作為靜安昆侖大酒店的宴會廚師長,嚴迪烈為大師賽服務整整十年了,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白”:一是皮膚白,二是因為整天穿著潔白的廚師服。作為餐飲負責人,小白每年都要負責球員餐廳布局、開餐時間、人員配備和菜式。球員餐廳向350位球員提供西式自助餐和中餐、日料的點餐、打包服務,而且從午餐到晚餐不間斷。
“我腦子里記著幾乎所有球員的飲食偏好,不過中國的咕咾肉似乎大家都喜歡。”嚴迪烈說。十年來,每逢大師賽都是他忙碌的時候,根本沒時間去看一眼比賽。但大師賽又是他幸福的時光,因為那些球員都會來到餐廳,拍拍他的肩膀說:“嗨,老伙計,又見面了,今天又有什么好吃的?”
上海大師賽的吸引力覆蓋全方位,上至天王,下至平頭百姓,都能因為競技體育的魅力而體會到那種動人心魄的感覺。大師賽的舉辦,也讓上海乃至國內的球迷們在家門口就能和網壇親切互動,享受他們帶來的精彩比賽。
十年光陰流轉,球迷們見到了英雄遲暮,比如首屆上海大師賽guan軍達維登科、“沙皇”薩芬、“澳洲野兔”休伊特;球迷們也見證了寶刀未老,比如費德勒與納達爾在2017年的上海大師賽決賽上演的第38次“費納決”,2018年焦科維奇在此間書寫。
十年光陰荏苒,這里留下無數身影,也種下無數孩童的夢想。曾記得馬爾蒂尼、舍甫琴科等米蘭元老來到大師賽現場“打卡”,姚明也曾來到場中為比賽選手進行挑邊。今年的大師賽,上港球星埃爾克森和奧斯卡同樣來到現場助陣。
相比這些“星光”的錦上添花,種在孩子們心中的網球夢想、運動習慣,或許代表著未來,更讓人感到欣慰。
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的胡嘉樂是費德勒的小粉絲。在去年看了一場費德勒的比賽之后,這位小觀眾就成了“奶粉”。為了表示對偶像的崇拜,他告訴媽媽,自己起了個新外號——“嘉德勒”,“就是胡嘉樂超愛費德勒的意思”。小家伙的得意寫在幸福的臉上。
“很高興嘉樂因為上海大師賽愛上了費德勒,愛上了網球運動。對于我們家長來說,孩子愛上網球,熱愛運動,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真的非常棒。”胡嘉樂的媽媽陸女士說,“大師賽不僅讓我們能在家門口看到**網球選手的表現,還培養了很多網球迷和不錯的網球文化,更讓大家愛上體育運動。我想,這就是大師賽和上海這座大都市相得益彰的魅力吧。”
“上海網球大師賽業已成為上海的一張名片,大師賽舉辦和發展的十年,其實也是上海國際體育賽事飛速發展的十年。”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羅文樺說,“以大師賽為代表,包括F1中國大獎賽、鉆石聯賽上海站、斯諾克大師賽、NBA中國站等,這些賽事構筑了上海體育賽事金字塔的頂部,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質,成為上海城市名片的同時,也是上海打造全球有名體育城市和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堅實基礎。”
上海大師賽已經書寫了十年的華章,但所有人更期待的,是它在未來的無限精彩。
久事賽事的工作人員徐盛潔在本屆大師賽決賽當晚的朋友圈中深情寫道:“大師賽10周年,我做了2年看臺觀眾,1年實習記者,5年工作人員。但是愛網球,遠不止10年。因為喜歡,才有了后來全部的故事。”